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行业新闻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工业气体行业研究:行业发展稳定且迅速,成长前景美好

来源: 更新:2022-06-13 20:00:46 作者: 浏览:1155次

1. 工业气体:行业快速发展,空间广阔享光明前景

 

 

1.1. 定义、分类和特点

 

 

工业气体是一种瓶装的压缩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广泛应用于 钢铁冶炼、石油加工、焊接及金属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及运输设备等领域。由于工业气 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先导作用,因此被喻为“工业的血液”。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以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指纯度要求低于 5N,产销量大的工业气体,根据制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空分气体和合成气体。特种气体指 被应用于特定领域,对纯度、品种、性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气体,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 分为标准气体、医疗气体、激光气体、食品气体、电光源气体以及电子气体。

 

 

工业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和膨胀性的物理特性。可压缩性是指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一定量 的气体体积与所受压力成反比,即所受压力越大,其体积越小。因此,工业气体通常以压 缩或液化状态储存于钢瓶内。膨胀性是指气体在光照或受热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热运 动加剧,体积增大。因此,容器内的工业气体在受高温、日晒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爆炸。

 

 

1.2. 工业气体发展历程

 

 

1.2.1. 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历程

 

 

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始于 18 世纪末,发展至今已十分成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18 世纪末-20 世纪中期):工业气体主要被用于医用领域,逐步向商业领域发展。1772 年氮气被首次分离出来,1776年氧气被成功分离,氮气、氧气的分离奠定了工业气 体行业的基础。氧气最初用于医学领域,在 19 世纪末开始进入焊接的商业用途。1863 年 乙炔被发现,乙炔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气体,可溶于丙酮,从而使圆筒运输成为可能,工业 加工领域广泛使用气体的潮流由此开始,推动了工业气体的商业用途。迅速发展的工业,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运用氧气、乙炔焊接在 20 世纪中期大大推动了工业气体需求的增长。

 

 

成长期(20 世纪中期-20 世纪 80 年代):工业气体产业化,气体生产设备大规模兴建。1877 年发明分馏的加工方法,第一次使得以低成本生产大量工业气体成为可能。钢铁厂放弃空 气喷射法而改用氧气喷射法,氧气喷射法减少了碳与磷的含量,从而大大提高了钢铁产品 的质量。同时氮也被大量用作惰性“覆盖剂”。由此推动了气体生产设备的大规模兴建。

 

 

快速发展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电子产业兴起推动特种气体发展;传统市场消费增 大,推动工业气体发展。电子产业的发展使运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电子设备的电子 特气需求增大,推动了特种气体行业的发展。金属预制及生产等传统市场消费增大,新的应用领域如保健、电子、饮料和食品包装等终端市场增加。

 

 

1.2.2.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工业气体行业发展时间较晚,直到建国后才开始起步,发展到现在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

 

 

起步阶段(1949 年-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的工业气体产品只有氧、氮和 氢等几个品种,到 20 世纪 60 年代,稀有气体氦、氖、氩、氪等纯气体和高纯气体产品相 继在中国问世。这一阶段中国的专业气体企业数量较少,本地企业大部分的主营业务是为其他行业提供配套的空气分离设备,且基本上以自产自用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制造业市场发展速度放缓, 中国制造业则开始迅猛崛起,外资开始进入中国气体市场,并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建立 气体公司,行业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

 

 

高速发展阶段(21 世纪后):进入 21 世纪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钢铁工业的蓬 勃发展为工业气体行业下游应用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一时期,中国在空气分离设备 领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直接带动了空气分离设备行业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空气分离设备 行业的技术突破进一步促进了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中国工业气体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3. 中国工业气体产业链梳理

 

 

中国工业气体产业链完备,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工业气体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与设备及能源供应商。各类空分气体所需原材料 不同,空分气体的原材料主要为空气或者工业废气,合成气体需要化学原材料进行化学反应合成气体,特种气体的原材料主要为外购的工业气体和化学原材料。工业气体所需设备 主要分为气体生产设备、气体储存设备和气体运输设备。空分气体的生产需空分设备,合 成气体的生产需合成设备,特种气体在气体生产完成后还需提纯设备。储存过程中,少量 气体用钢瓶,大量气体用储槽。运输过程中,少量气体用液化气槽车,大量气体用管道。工业气体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与电力资源,运输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化石 能源。

 

 

工业气体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为工业气体供应商。供应商制气模式分为自建设备供气和外包 供气。自建设备供气指企业自行购买并运营气体生产设备,通过自行生产以满足自身用气 需求。此供气模式下,自产的空分气体主要用于满足生产所需,多余气体大多排空,少数 气体出售至其他需求客户。外包供气指企业基于成本和专业化分工的考虑,将非主业的供 气业务外包给专业气体供应商,由其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用气服务的经营模式。相较于自建 设备工期模式,外包供气具有运营成本低、供气稳定性高、资源利用效率高、一次性财务 成本低等优点,据亿渡数据统计,2021年国内供应商采用外包供气的占整个工业气体市场 规模的 65%。在外包供气优点的影响下,亿渡数据预计未来外包制气模式有望逐步取代自 建设备供气模式。

 

 

供应商供气模式可以分为零售供气和大宗供气。大宗供气为现场制气,指气体公司在用户 现场投资空分设备直接供气,或通过管道为一定区域内用户供气。零售供气可分为瓶装供 气和储槽供气。瓶装气体主要满足现货市场需求,适合小批量气体用户。液体槽车适用于 中等批量需求客户或用气需求波动较大,对多种气体有零碎需求的客户。

 

 

工业气体行业产业链的下游是应用领域,包括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焊接及金属加工、电 子产品等应用领域。据亿渡数据统计,钢铁、石油化工、冶金等传统行业技术含量较低, 对工业气体需求量大,占比约为 80%,电子产品、环保新能源等新型行业技术含量高,对 工业气体纯度要求高,占比约为 20%。未来在《中国制造 2025》等国家红利政策以及技术 创新等因素的推动下,传统产业由于节能降耗对工业气体的需求有望不断增加,产业结构 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提升新兴行业在下游应用中的占比,为气体行业打开 广阔的市场空间。(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4. 相关行业政策

 

 

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端之年,国家在工业气体行业也有长远的布局。2021 年 11 月中 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发布《中国气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提出了“十四五”期间 气体行业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一是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二是实 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三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战略,搭建行业 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四是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五是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层面在工业气体行业的政策不断利好工业气 体行业的发展,工业气体行业有着广阔光明的发展前景。

 

 

1.5. 市场规模

 

 

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从需求端刺激了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全球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整体呈稳步发展;中国工业发展迅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疫情防控加强,宏观政策推 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中国工业发展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历经 200 多年,整体呈稳步发展。2017-2021 年全球工业气体行业 复合增长率为 6.97%。在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发展稳定环境下,全球工业气体市场有 望持续稳定增长,据亿渡数据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3299 亿元,2021-2026 年复 合增长率为 7.11%。中国工业气体行业较全球工业气体行业起步晚,但在国家政策推动,外资引入,高新技术 发展等因素影响下发展迅速。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 2017 年的 1211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79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0.39%。未来随工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推动和以电子特 种气体为代表的新兴用气需求涌现,中国工业气体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据亿渡数据预 计 2026 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2842 亿元,2021-2026 年复合增长率为 9.59%。

 

 

1.6. 竞争格局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集中度高,属于寡头竞争市场。国外头部企业技术雄厚,规模庞大,综合实力强,头部占有率高;据亿渡数据,2021 年,国外企业(林德集团、液化空气、空气 化工、日本酵素)市场份额为 55.7%。头部企业国产化率低,国产企业气体动力和杭氧股 份分别占比 10.1%和 6.3%,距离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第一梯队包括林德集团和液化空气两大企业,2021 年两家公司的市场份 额占比分别为 21.9%和 20.7%。国际知名工业气体企业技术雄厚,规模庞大,具有强大的综 合实力,其竞争优势和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第二梯队包括空气化工、 气体动力和杭氧股份三大企业,2021 年空气化工和气体动力的市场份额占比均为 10.1%, 杭氧股份的市场份额占比为 6.3%。以气体动力和杭氧股份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在技术发展、 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下竞争力较强,在中国工业气体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工 业气体市场第三梯队包括金宏气体、华特气体等国产上市企业。金宏气体、华特气体的市 场份额分别为 0.78%、0.62%。第三梯队国产厂商产品主要以特种气体为主,在特种气体下 游半导体行业需求持续增加的影响下,第三梯队国产厂商未来发展潜力大。

 

 

2. 细分市场:大宗气体行业&特种气体行业

 

 

2.1. 大宗气体行业:工业气体行业支柱,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2.1.1. 定义与分类

 

 

大宗气体指大批量用于工业生产制造,纯度小于等于 99.99%的气体;根据制备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空分气体和合成气体。空分气体指利用空气分离设备,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工业气体(广义上衍生为通过物理反 应分离的工业气体),主要通过分离空气或工业废气制取,主要包括氧气、氮气、氩气等。低温精馏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空分气体生产方法。低温精馏法是指把空气压缩、冷却 后,利用不同气体组分沸点的差异进行精馏,以实现从空气混合物中分离各组分气体的目的。低温精馏法具备工艺成熟、产品纯度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合成气体指通过化学发应制取的工业气体,包括乙炔、氨气、二氧化碳等。例如,工业上 氨气合成方法为用氢气、氮气在高压、高温、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化合生成。大宗气体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据亿渡数据,现阶 段,冶金和化工行业消耗的大宗气体居各行业之首,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生物医 药、新材料等多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拓展大宗气体的应用领域。

 

 

2.1.2. 市场规模

 

 

大宗气体在下游领域钢铁、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下游领域稳定增长的市场 需求推动大宗气体稳定增长。中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1036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45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89%,2021 年全年同比增长 8.3%,增长态势良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基础需求,钢铁、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稳定增长将 从需求端推动中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的发展。在供给端,工业气体设备技术的提升,外包 供气专业化代替自建设备供气将推动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增长。在需求端和供给端的推动下,据亿渡数据预计 2026 年中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将达 2034 亿元。

 

 

空分气体(氧气、氮气、氩气等)常运用于钢铁行业。例如,在炼钢的过程中,氮气常做 保护气,氧气发挥着降低钢的含碳量的作用。空分气体市场规模占据大宗气体市场规模 90% 以上,空分气体是大宗气体市场的主要部分。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创新的推动,新能源等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空分气体需求占比日益降低, 对合成气体的需求占比逐步增加。2017-2021 年,中国合成气体市场规模占大宗气体市场 规模比例为从 4.2%上升到了 7.2%。未来,在二氧化碳、氢气等合成气体应用发展的推动下, 合成气体在大宗气体中或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大宗气体市场中,氧气、氮气、氩气所占市场份额较多。2021 年,空分气体氧气、氮气、 氩气所占大宗气体市场份额分别为 45%、36%和 2%;二氧化碳、氢气所占大宗气体市场份 额分别为 1.6%和 2.3%。氧气、氮气等空分气体多用于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在传统行业 发展成熟稳定的背景下,未来以氧气、氮气为代表的空分气体将稳定发展。

 

 

2.1.3. 竞争格局

 

 

国产大宗气体企业市场集中度低,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占据。国产大宗气体企业中, 气体动力市场占比为 12.27%;杭氧股份市场占比为 4.12%;和远气体和凯美特气市场占比 分别为 0.58%和 0.39%。大宗气体一般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对资金、设备的需求较高。国 产企业气体动力、杭氧股份具备一定规模性,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竞争力,国产企业之间规 模差距较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 特种气体行业:政策利好需求升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2.2.1. 定义与分类

 

 

特种气体指运用在特定领域中,对纯度、品种、性质有特殊要求(纯度大于等于 99.999%) 的气体。特种气体种类繁多,单一品种产销量较小。根据不同用途,对不同纯度组成、有 害杂质允许的最高含量、产品的包装储运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 产品。在国家政策、技术的发展的推动下,国产气体公司在特种气体行业发展迅速。但与 国外气体公司相比,大部分国产气体公司的供应产品仍较为单一,纯度级别不高。

 

 

特种气体的制备需要通过气体合成、气体纯化、气体混配、气体检测、气体充装多个步骤。气体合成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低纯度气体原料;气体纯化通过洗涤塔、干燥塔、吸附塔、精 馏塔等装置将低纯度原料纯化为高纯度产品;气体混配是根据客户需求的混配比例,调节各气体及平衡气的比例进行混合生成定制化产品;气体检测是将样品气体和载气通入分析 仪器进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气体充装是将气体充装至钢瓶或储 槽的过程。特种气体按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电子特气、医疗气体、标准气体、激光气体、食品气体、 电光源气体等。电子半导体领域对特种气体的纯度和质量稳定性要求最高,电子特气纯度 一般大于 6N。在所有特种气体中,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最大,约占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的 60%。

 

 

2.2.2. 市场规模

 

 

特种气体是 LED、集成电路、新能源、液晶面板、光纤光缆、光伏、生物医药、航空航天 等领域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国家政策的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下游需求的增长等因素推动特种气体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7 年-2021 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从 175 亿元增至 342 亿元,年复合增速 达 18.24 %。在下游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鼓励特种气体发展的环境下,中国特种气体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据亿渡数据预计到 2026 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 到 808 亿元,2021-2026 年复合增长率为 18.76%。

 

 

特种气体下游应用涉及电子半导体、化工、医疗环保等行业,占比分别为 43%、38%和 9%。在电子半导体需求持续增加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特种气体在该领域中的占比或将持续增 加。

 

 

从特种气体细分市场来看,电子特气份额占比最大,2021 年为 63%。在中国经济结构正在 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下,政府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如集成电路、发光二级管等。电子特气 为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及发光二级管的重要原材料,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加大企业对电子 特气的需求。在政策利好与需求升级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电子特气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状 态。2017-2021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从114亿元增至2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32%。

 

 

电子特种气体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LED(发光二极管)、光伏等领域。电子特气 应用于半导体领域的占比高于 62%。其中,集成电路、LED、光伏等属于半导体细分应用 领域,应用占比分别为 43%、13%和 6%。此外,在电子行业中,21%的电子特气应用于显示 面板。

 

 

2.2.3. 竞争格局

 

 

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被发达国家的龙头企业垄断。2020 年,美国空气华工、美国普莱克斯、 法国液化空气、日本太阳日酸及德国林德共占据中国市场 85%的市场份额。中国国产企业 实力逐渐增强,但国产企业的特种气体产品较为单一,特种气体纯度较低,在国际市场上 竞争力不足。国产企业第一梯队包括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南大光电和雅克科技,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1.91%、1.56%、1.5%和 1.3%。第一梯队的企业特气业务收入已具备规模性,在细分领域产品 优势明显,但和国外龙头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3. 重点公司分析

 

 

3.1. 杭氧股份:国内空分设备龙头公司,具有成长潜力

 

 

公司系国内空分设备龙头公司,主营空分设备业务和气体业务。公司前身系“浙江铁工厂”, 1993 年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10 年杭氧股份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生产的 空分设备以及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煤化工等领域。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制十 万等级空分设备并投入运行,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利用在空分设备设计制 造的优势,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大力进军工业气体领域,加大发展工业气体产业的力度和 步伐,在全国范围内投资设立多家专业气体公司,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工业 气体供应商之一。

 

 

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持续增长。1)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 2021 年营业总收入 118.78 亿,同比增长 18.53%。2017-2021 年间,营业总收入由 64.52 亿增长到 118.78 亿, 复合增长率 16.48%,增长持续性强。2)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 2021 年归母净利润 11.94 亿,同比增长 41.64%。2017-2021 年间,归母净利润由 3.61 亿增长到 11.94 亿,复合增长 率 34.86%,增长迅速且快于营业总收入增长。

 

 

毛利率、净利率在波动中持续提高,经营质量不断改善。1)毛利率方面,公司 2021 年毛 利率 24.64%,同比增长 1.96pct。2017-2021 年间,公司毛利率在波动中持续增长,由 21.22% 增长至 24.64%,累计增长 3.42pct。2)净利率方面,公司 2021 年净利率 10.73%,同比增 长 1.69pct。2017-2021 年间,公司净利率在波动中持续增长,由 5.92%增长至 10.73%,累 计增长 4.81pct。

 

 

主营业务增长稳定。公司业务分为气体销售、空分设备、乙烯冷箱产品、工程总包四块, 其中气体销售、空分设备为主要业务。2021 年,1)气体销售业务营收 66.16 亿,同比增 长 22.07%,占总营收 56.76%。2017-2021 年期间,气体销售业务营收从 39.12 亿增长至 66.16 亿,年复合增长率 14.04%,增长十分稳定。2)空分设备业务营收 43.15 亿,同比增长 5.53%, 占总营收 37.02%。2017-2021 年期间,空分设备业务营收从 18.62 亿增长至 43.15 亿,年 复合增长率 23.38%,增长十分稳定。3)乙烯冷箱业务营收 5.13 亿,同比增长 150.24%, 占总营收 4.40%。4)工程总包营收 2.12 亿,同比增长 120.83%,占总营收 1.82%。

 

 

研发投入逐年增长,高人均创收高人均创利彰显成效。1)研发投入方面,2018-2021 年 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1 年研发费用率为 2.96%。2)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方面,2017-2021 年公司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持续增加,2021 年人均创收 243.1 万元,人均创利 24.44 万元。

 

 

3.2. 金宏气体:国内民营气体龙头,纵横发展未来可期

 

 

公司系国内民营气体龙头公司,公司拥有贯穿气体生产、提纯、检测、运输、使用全过程 的多项核心技术。公司 1999 年于苏州成立,2009 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20 年科创版上市。经过 20 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公司目前已初步建立品类完备、布局合理、配送可靠的气体 供应和服务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天然气三大类 100 多个气体品种。公司通过空气分离、化学合成、物理提纯、充装及尾气回收等多种工艺为客户提供多品种 的气体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1)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 2021 年营业总收入 17.41 亿,同比增长 40.06%。2017-2021 年间,营业总收入由 8.93 亿增长至 17.41 亿,复合增长率 18.16%,增 长快速且持续性强。2)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 2021 年归母净利润 1.67 亿,相较于 2020 年有所降低。2017-2021 年间,归母净利润由 0.79 亿增长至 1.67 亿,复合增长率 20.58%, 增长快于营业总收入增长。

 

 

主营业务增长稳定。公司业务分为大宗气体、特种气体、清洁煤气、其他业务四块,其中 大宗气体、特种气体为主要业务。2021 年,1)大宗气体业务营收 6.99 亿,同比增长 45.02%, 占总营收 40.13%。2017-2021 年期间,大宗气体业务营收从 3.24 亿增长至 6.99 亿,年复合增长率 21.19%,增长快速且稳定。2)特种气体业务营收 6.59 亿,同比增长 47.10%,占 总营收 37.83%。2017-2021 年期间,特种气体业务营收从 3.27 亿增长至 6.59 亿,年复合 增长率19.15%,增长稳定。3)清洁煤气业务营收2.33亿,同比增长65.25%,占总营收13.38%。4)其他业务营收 1.51 亿,同比下降 12.21%,占总营收 8.67%。

 

公司对研发环节重视,研发投入逐年增长。1)研发投入方面,2018-2021 年研发投入逐 年增加,2021 年研发费用率为 4.02%。2)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方面,2017-2021 年公司人 均创收和人均创利略有波动,2021 年人均创收 81.94 万元,人均创利 7.86 万元。

 

 

3.3. 凯美特气: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龙头,增长动力充足

 

 

公司系国内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龙头,是国内以化工尾气为原料,年产能大的食品级液体 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公司于 1991 年成立,2011 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从成 立至今一直致力于石化尾气治理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公司成为了领先的以石油化工 尾气(废气)火炬气回收利用的专业环保企业。石油化工尾气(废气)火炬气回收利用既能够帮 助产生尾气的企业达到低成本的危废处理、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尾气的循环 利用,并创造经济效益。

 

 

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归母净利润波动中增长。1)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 2021 年营业总 收入 6.68 亿,同比增长 28.71%。2017-2021 年间,营业总收入由 4.28 亿增长到 6.68 亿, 复合增长率 11.77%,增长持续性强。2)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 2021 年归母净利润 1.39 亿,同比增长 93.06%。2017-2021 年间,归母净利润由 0.52 亿增长到 1.39 亿,复合增长 率 27.87%,增长速度快于营业总收入增长。

 

 

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净利率在波动中提高,经营质量不断改善。1)毛利率方面,公 司 2021 年毛利率 41.95%,同比增长 4.51pct。2017-2021 年间,公司毛利率有所波动,但 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2)净利率方面,公司 2021 年净利率 20.74%,同比增长 6.8pct。2017-2021 年间,公司净利率在波动中持续增长,由 12.64%增长至 20.74%,累计增长 8.1pct。

 

 

主营业务增长稳定。公司业务分为气体业务、燃料气加工和其他业务三块,其中气体业务 为主要业务。2021 年,1)气体业务营收 6.35 亿,同比增长 31.20%,占总营收 95.06%。2017-2021 年间,气体业务营收从 3.97 亿增长至 6.35 亿,年复合增长率 12.46%,增长快 速且稳定。2)燃料气加工业务营收 0.32 亿,占总营收 4.79%。3)其他业务营收 0.01 亿, 占总营收 0.15%。

 

 

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效果明显,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1)研发投入方 面,2018-2021 年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1 年研发费用率为 6.44%。2)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方面,2017-2021 年公司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在波动中增加,2021 年人均创收 94.68 万 元,人均创利 19.69 万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4. 陕鼓动力:节能减排先锋,工业气体奋起直追

 

 

公司系国内能量转换设备龙头公司,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企业,是为石油、化工、冶金、 空分、电力、城建、环保、制药和国防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提供透平机械系统问题解决方 案及系统服务的制造商、集成商和服务商。公司成立于 1999 年,2010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形成了“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工业服务、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三大业务板块。第一板块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包括各类透平压缩机、鼓风机、通风机、工业能量回收透平、 汽轮机、自动化仪表等;第二板块工业服务包括投资业务、金融服务、能量转换设备全生 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EPC 等;第三板块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包括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 一体化园区、水务一体化(污水处理)、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供、垃圾处理、生物质发电 以及气体业务等。

 

 

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1)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 2021 年营业总收入 103.61 亿,同比增长 28.47%。2017-2021 年间,营业总收入由 39.58 亿增长到 103.61 亿,复合增 长率 27.20%,增长稳定且快速。2)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 2021 年归母净利润 8.58 亿, 同比增长25.26%。2017-2021年间,归母净利润由2.41亿增长到8.58亿,复合增长率37.36%, 增长速度快于营业总收入增长。

 

 

毛利率保持稳定,净利率波动中提高,经营质量不断改善。1)毛利率方面,公司 2021 年 毛利率 18.88%,同比下降 3.02pct。2017-2021 年间,公司毛利率有所波动,但始终维持在 20%左右。2)净利率方面,公司 2021 年净利率 9.17%,同比下降 0.04pct。2017-2021 年 间,公司净利率在波动中提高,由 6.25%增长至 9.17%,累计增长 2.92pct。

 

 

主营业务增长稳定。公司业务分为能量转换设备业务、能量转换系统服务业务、能源基础 设施运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四块,其中能量转换设备业务为主要业务。2021 年,1)能量转 换设备业务营收 41.52 亿,同比增长 3.52%,占总营收 40.07%。2017-2021 年间,能量转换 设备业务营收从 21.81 亿增长至 41.52 亿,年复合增长率 17.46%,增长快速且稳定。2)能 量转换系统服务业务营收 36.22 亿,占总营收 34.96%。3)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业务营收 24.78 亿,占总营收 23.92%。4)其他业务营收 1.09 亿,占总营收 1.05%。

 

 

研发投入逐年增长,高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彰显成效。1)研发投入方面,2018-2021 年 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1 年研发费用率为 3.16%。2)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方面,2017-2021 年公司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持续增加,2021 年人均创收 302.07 万元,人均创利 25 万元, 高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彰显公司良好的经营情况。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